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 投影法概述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平面立体三视图、尺寸标注 本讲内容 复习: P25~P31 、 P84~P85 作业: P7, P8, P14[2-32(2) A3 (1:1)]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轴系零件 § 8-1 键、销及其连接 一、键连接 二、销连接 § 8-2 轴 一、轴的分类和应用 二、轴的结构和轴上零件的固定
第十二章 常微分方程 返回. 一、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一阶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2.1 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在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地球上 两点间最短航线的方向问题经常出现,由于 很多学生对这类问题没有从本质上搞清楚, 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只是机械地背一些结 论,造成解这类题目时经常出错。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方向问题.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2 边缘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三章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3.3 条件分布.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 及其应用 返回 高等数学( XAUAT ) 练习题 解答 练习题 解答 重点难点 基本概念 计算方法 练习题 典型例题 定理结论 习题课结构.
基本知识和几何要素的投影 模块一: 字体练习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题目提示返回.
第九章 弯曲变形 静不定梁 §9-1 概 述 一、工程实践中的弯曲变形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对某些受弯构件,除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还要求变形不能过大,即 要求构件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结构或机器正 常工作。
4 第四章 矩阵 学时:  18 学时。 教学手段: 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学生课堂练习,演练习题与辅导答疑相结合。 基本内容和教学目的:  基本内容: 矩阵的运算,可逆矩阵,初等矩阵及其性质和意义, 分块矩阵。  教学目的: 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矩阵等价的相关理论  2 .能熟练地进行矩阵的各种运算.
第二章 质点组力学 质点组:许多(有限或无限)相 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研究方法: 1. 分离体法 2. 从整体考虑 把质点的三个定理推广到质点组.
两极异步电动机示意图 (图中气隙磁场形象地 用 N 、 S 来表示) 定子接三相电源上,绕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气 隙中建立基波旋转磁动势,产生基波旋转磁场,转速 为同步速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电动机运行时的基本电磁过程: 这个同步速的气隙磁场切割 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 转子绕组中产生相应的电流;
Graphene Double Quantum Dot Transport Property Zhan Su Jan. 12, 2011.
塑 性 加 工 学 实 验 课 件塑 性 加 工 学 实 验 课 件 — 金属室温压缩变形抗力测定及加工硬化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制作人:尹德良.
第 4 章 抽象解释 内容概述 以一种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方式,介绍抽象解释的 一些本质概念 – 将 “ 程序分析对语言语义是正确的 ” 这个概念公式 化 – 用 “ 加宽和收缩技术 ” 来获得最小不动点的较好的 近似,并使所需计算步数得到限制 – 用 “ 伽罗瓦连接和伽罗瓦插入 ” 来把代价较大的属 性空间用代价较小的属性空间来代替.
2.1 结构上的作用 作用及作用效应 作用的分类 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论匀强磁场条件下磁通回 路的取法 物理四班 物理四班 林佳宁 (PB ) 林佳宁 (PB ) 指导老师 : 秦敢 指导老师 : 秦敢.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三十八讲 ) 离散数学. 第八章 格与布尔代数 §8.1 引 言 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关于集 合的理论。如果将 ρ ( S )看做 是集合 S 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 于是, ρ ( S )中两个集合的并 集 A ∪ B ,两个集合的交集.
1 第七章 灼热桥丝式电雷管. 1. 热平衡方程 C ℃ 冷却时间 2. 桥丝加热过程 ⑴忽略化学反应惰性方程 ; (2) 为简化集总参数 C, (3) 热损失有两部分 : 轴向与径向 ; 第一种情况 在大功率下忽略热损失, 第二种情况 在输入低功率下 输入 = 散失热量 I I = 3 电容放电时的桥丝温度和发火能量(电容放电下,
1. 2 §11-3 缩孔与缩松 3 冷却 凝固 体积收缩 缩 孔 缩 松 应力 变形 热裂纹 冷裂纹.
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 第一节 曲线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曲线方程的配置 第三节 多项式回归.
2.4 基本设计表达式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值 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靠 基本设计表达式.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用数量来表示试验的基本事件 定义 1 设试验 的基本空间为 , ,如果对试验 的每一个基 本事件 ,规定一个实数记作 与之对应,这样就得到一个定义在基本空 间 上的一个单值实函数 ,称变量 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 、 等表示.或用.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三十九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集合 的交( ∩ ),并(∪)是 ρ ( S )上的两个代数运算, 于是,( ρ ( S ), ∩ ,∪) 是一个格。而由例 知.
第四章 平面 §4-1 平面的表示法 §4-1 平面的表示法 §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4-3 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 §4-3 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3学时.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化学系 3 班 何萍 物质的分离原理 世世界上任何物质,其存在形式几乎均以混合 物状态存在。分离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分成两 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的过程。 分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十一讲 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一章 二、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一 、无穷小运算法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极限运算法则.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1 第二章 化工设备强度计算基础 教学重点: 薄膜理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对容器的基本感性认识.
换热器换热器 反应器反应器. 间壁 热流体 冷流体 热流体 套管换热器 外壳 管板 封头封头 挡板 ( 折流板 ) 封头 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初中几何第三册 弦切角 授课人: 董清玲. 弦切角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圆心角、圆周角、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 B′ C B 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1-4 节习题课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物理组 阚方海. 2 、位移公式: 1 、速度公式: v = v 0 +at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4 、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 要规定正方向 统一单位 五个量知道了三 个量,就能求出 其余两个量 3 、位移与速度关系:
单摆实验 秒表 读数 游标卡尺.
《 UML 分析与设计》 交互概述图 授课人:唐一韬. 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精品课程 项目 3 加工中心程序编制 模块 2 方形型腔类零件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负责人:罗根云 2011 年 5 月
退 出退 出退 出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正多边形的画法 1. 正六边形 §1-3 几何作图 ( 1 )根据对角线长度作图   利用外接圆半径作图.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胡 琳 1.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 的画法 2.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 的画法正等轴测图画法非机类.
§10.2 对偶空间 一、对偶空间与对偶基 二、对偶空间的有关结果 三、例题讲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 都经过同一点,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 似中心.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第四章 不定积分. 二、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一、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4.2 换元积分法 第二类换元法 第一类换元法 基本思路 设 可导, 则有.
要求: 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结合实物可以说出发动机大致组成。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作用。
向日葵的花盘 画一画 用圆规画圆用圆规画圆 用圆规画圆用圆规画圆 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 1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 的距离(定长) ( 2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定点) ( 3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就画出一个圆(旋转)
逻辑设计基础 1 第 7 章 多级与(或)非门电路 逻辑设计基础 多级门电路.
1 第 4 章 速度瞬心及其应用 ● 利用速度瞬心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 ● 将低副机构转变为高副机构 ( 瞬心线机 构,共轭曲线机构) ● 用低副机构的分析方法对高副机构进 行结构和运动分析 ( 高副低代 )
求功三思路 ⑶由功能关系推算 ⑴用功的公式 ⑵由功率定义式 ※重力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它力)做 的总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弹力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 ※非重力弹力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 势能定理 功能原理 ※非重力弹力功 =0 时机械能守恒:
八. 真核生物的转录 ㈠ 特点 ① 转录单元为单顺反子( single cistron ),每 个蛋白质基因都有自身的启动子,从而造成在功能 上相关而又独立的基因之间具有更复杂的调控系统。 ② RNA 聚合酶的高度分工,由 3 种不同的酶催化转 录不同的 RNA 。 ③ 需要基本转录因子与转录调控因子的参与,这.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第 11 章 旋转电机交流绕组的电势和磁势 内 容 提 要内 容 提 要  旋转磁场是交流电机工作的基础。  在交流电机理论中有两种旋转磁场: (1) 机械旋转磁场(二极机械旋转磁场,四极机械旋转磁场) (2) 电气旋转磁场(二极电气旋转磁场,四极电气旋转磁场)二极机械旋转磁场四极机械旋转磁场二极电气旋转磁场四极电气旋转磁场.
3D 仿真机房建模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吴勃英、张达治 蒋灿、杜科材、魏世银 机房尺寸介绍.
1 第三章 数列 数列的概念 考点 搜索 ●数列的概念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 高考 猜想 以递推数列、新情境下的 数列为载体, 重点考查数列的通 项及性质, 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也是考题难点之所在.
高压绕组制造 《微电机制造工艺学》 由 NordriDesign 提供
§9. 恒定电流场 第一章 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 电流强度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 正负电荷反方向运动产生的电磁效应相同 ( 霍尔效应 特例 ) 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 电流方向:正方向、反方向  电流强度 ( 电流 ) A 安培 标量 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无界函数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第五节 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函数 第五章 第五章.
第四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和要求 1 .夹紧装置的组成 工件在夹具中正确定位后,由夹紧装 置将工件夹紧。
一、弧微分 规定:   单调增函数 如图,   弧微分公式 二、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曲率是描述曲线局部性质(弯曲程度)的量. ) ) 弧段弯曲程度 越大转角越大 转角相同弧段越 短弯曲程度越大 1 、曲率的定义 )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概述  在机械设备中存在着充满油液的各种形式的 配合间隙,这些尺寸不大的缝隙为液体流动 提供了几何条件。只要缝隙两端存在压差, 或配合机件间发生相对运动,液体在缝隙中 就会产生流动。  缝隙流动有两种形式其中由压差引起的流动 通常称为压差流,而由配合机件间相对运动 引起的流动通常称为剪切流。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一、两固定平行平板间的缝隙流动 图示的坐标系中,层流时流体运动速度, u=u(z) ,  =0 , w=0 ,再考虑到定常 (u 与 t 无关 ) 、连续 (u 与 x 无 关 ) 、不可压缩、忽略质量力,则 N-S 方程可以简化 为 压强只是沿 x 方向变化,与 y 、 z 无关,且变化均匀

得: 平板缝隙中层流运动的常微分方程式 积分,求得沿断面速度分布规律为: 最大速度: 通过缝隙的流量为

平均流速: 压强损失: 二、两固定倾斜平板间的缝隙流动 如图 9-2 所示为两个固定倾斜平板,由于两壁面不平 行,因此 h=h(x) 是变量。在平板中任取一小量 dx ,则 在 dx 段可近似为平行平板,利用公式( 9-7 )得: 其中 h=h(x)=h 1 +xtanα ,求导得:

代入得: 积分上式得: 其中: 压强分布规律为: 两端压强差 两固定倾斜平板间隙中的流量:

一、纯剪切流动的速度分布规律 根据 N-S 方程 两端无压差所以 积分得 纯剪切流动时的速度分布规律 : 纯剪切流动时的流量公式 :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间的缝隙流动

二、 压强差作用与剪切作用同时作用时 流速: 流量:

一、同心圆柱环形间隙流动 当 h/d<<1 环形间隙流动近似看成平行平板间隙中的 流动,则 速度分布为: 流量为: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二、偏心圆柱环形间隙的流动 对图 9-5 所示的偏心环形间隙,设 R 1 和 R 2 分别为圆 柱和圆孔的半径, e 为偏心距,圆柱和圆孔所形成 的间隙是随  角而变的变量,且有 在任意角度处取一微小角度增量 d  , d  角度所对 应的弧长 CB=ds= R 2 d  ,对应的间隙高度为 h 。流 体通过宽度 ds ,间距高度为 h 的流动,可视为两平 行平板间的流动,则流量为

积分得偏心环缝的总泄漏量为 其中 ε=e/δ ,当 ε=1 ,完全偏心时,泄漏量 q v 为

 本章小结  几个基本概念:压差流、剪切流。  重点:两固定平行平板间的缝隙流动流量以及压 强差的计算、两固定倾斜平板间的缝隙流动流量 以及压强差的计算、环形间隙层流流动流量以及 压强差的计算。  作业: 9-2 ; 9-5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