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化創新教學趨勢 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管道 探路者網路學習研究室 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0932-830451 林奇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五校社團標竿學習 「社團學習策略聯盟 ( 四 ) 」 中國科技大學『藝起傳薪』實務研討會. 『藝起傳薪』實務研討會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中國科技大學台北校區日間部學生會、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 協辦單位: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 活動時間: 98 年.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 企業研究 企業研究 Where to start? Where to start? How to do it? How to do it? What’s involved in this? What’s involved in this? When to do.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國立中興大學企管系 Dr Ku-Ho Lin ( 林谷合 ) 14 th /Sep./2007 企業管理概論 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Management.
活動時間: 99 年 05 月 07 號 ( 五 ) 上午 9.20~12.10 活動地點:校本部科技大樓 4 樓 3401 E 化教學教室 電子系 - 光電實驗室 即時實驗現場互動.
指導教授:應鳴雄 老師 組長: B 鄧光宏 組員: B 莊禮仲 B 陳品諺 B 林于迪 古弗瑞德交友網站系統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九十九學年專題報告 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進修部推廣教 育中心 生活美語會話 課程 英語課程說明 陳韻如 Melody.  課程目的:學生能夠使用簡單的英文以及在 一般英文會話中能夠自然應對並啟發學習英文 興趣  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基本能力,且琢 磨於文法、句型、字彙上的練習及應用使學生 透過老師的帶領,進行文化的體驗、發音的矯.
輔幼中心 私立輔仁大學民生學院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托兒所
DGT 台北總公司 遠距教學參訪 活動時間: 99 年 05 月 20 日 < 四 > 上午 09:20~12:10 活動地點:科技大樓 4 樓 3401 E 化教學教室.
論文研讀 - 心得分享 The Diffusion of an Innovation Among Physician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創新的擴散 淡江資管碩專二 江文傑 林忠毅 指導教授 戴敏育老師.
教室簡介 本教室透過強大資訊與媒體運用能力,開發各種應用 場景,推廣使用 即時現場互動教學、遠距企業參 訪、姊妹校交流與遊學、系所專業職場體驗課 程 ,協助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提升在高科技社會環 境中的就業競爭力和國際視野,並規劃國內外各類遠 距互動教學模式、以推動永續應用的 「未來教室」
核心能力意見調查 計畫主持人:劉義周教授 研究助理: 林珮婷 報告日期: 調查案的目標與性質 調查的主要目的在進行宣傳,讓全校師生可以瞭 解何謂「課程地圖」與「核心能力」。 通識中心將核心能力主要區分為「學術訓練」、 「就業準備」、「公民文化養成」、「個人特質 提升」等四大面向,本調查依據此四大面向進一.
數位學習經驗分享 「 E 化教學教室與虛擬攝影棚」推廣經驗分享暨觀摩 高高屏活動 義守大學應用數學系郎正廉.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學群講座-藝術學群 藝術學群類科… 的大小事 主講人:沈佳燕.
Chapter 0 Computer Science (CS) 計算機概論 教學目標 瞭解現代電腦系統之發展歷程 瞭解電腦之元件、功能及組織架構 瞭解電腦如何表示資料及其處理方式 學習運用電腦來解決問題 認知成為一位電子資訊人才所需之基本條 件 認知進階電子資訊之相關領域.
網路程式設計 期末 project “ 高雄捷運相關景點 ” 系級 : 資工 2A 學號 : B 姓名 : 連娟綾 授課老師 : 馬尚彬 教授.
院 、 系所 學年度 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撰寫說明 主辦單位 : 研究發展處 99 年 9 月 7 日.
全球化環境下的組織管理 本章內容 全球化的趨勢 國際化的階段 國際企業母公司對分支機構的管理取向 國際企業組織的結構設計 Chapter 6
校務發展計畫. 目前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趨勢 1. 新科技的快速發展 -- 資訊科技,奈米科技,生物科 OOO 技, … 。 2. 知識經濟的重要發展 -- 強調培育專業人才,容易輕忽全人教 ooo 育。 3. 終身教育概念的形成 -- 如何提供社會各階層再教育的機會 -- 如何培養學生再學習的信心與能力.
環球技術學院 推動以通識教育為核心之全校課程 革新計畫 ( 第一年 / 三年計畫 ) 期初座談會 簡報 報告人:許舒翔 博士 環球技術學院 校長
數位教材製作與經驗分享研討會 同步遠距教學與數位教材製作 Jan 21, 2008 朱繼農 資訊管理系.
學習科技實驗室 參賽準備與個人經驗分享 reporter : honda /10關於我  元智資工 90 級  元智資工所 94 級  學習科技實驗室研究生  社團經驗  2002 資工系學會美宣  2002 資工 Pclab 電腦教室設備組管理員  2003.
國立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 回顧與展望 劉開鈴主任 2007 年 8 月 6 日. 跨領域研究,跨科際整合 成大研究型大學.
探索網站卓越中心計 劃啟動典禮 李芳樂 香港中文大學 資訊科技教育促進中心. 資訊科技教育促進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 Centr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ulti – touch 多人互動娛樂平台 指導教授:黃仁暐 專題生: 張益華、 徐宗玄.
學生中心課程設計 Student-centered curriculum planning 黃淑苓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劉金源、李澤民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教授、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海洋科學 Marine Sciences.
21 st 世紀通識教育 賴 明 詔 2008/05/10. 環境變化與能力需求 1. 資訊爆炸,新領域出現頻繁 2. 壽命延長,須自我學習新知 3. 變化迅速,一生時常換工作 4. 世界交流,國際間活動增加 5. 競爭激烈,探索與關懷生命 1. 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 2. 融會貫通與創意 3. 領導能力.
物流通關專業教室 (052) 國貿實務專業教室 (054) 企業資源整合專業教室 (055) 整合各專業教室資訊進行 即時動態及異常管理 (051) 貿易運籌研訓中心 專業實習、 、 師生研究討論 、、 、、 海關模擬系統、貨況追蹤、貨物 進出倉管理、海空運通關承攬、 通關自動化作業等相關模組 全球運籌決策中心.
FGU LDT. FGU EIS 96 ‧ 8 ‧ 25 FGU LDT 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
1 天線原理與應用研習營 Feb. 9 th ~10 th, 2010 課程內容說明 廖文照 助理教授 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
第1章 歷史、理論與應用方向 pp4-9,28-30,32.
CS1103 電機資訊工程實習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台灣客家知識治理之研究 -- 以 行政院客委會為例 發表人: 彭安麗 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發表人: 彭安麗 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導入數位學習的混程模式 -- 景觀建築設計課程之教學系統設計與發展 執行單位 : 景觀建築系 主持人 : 李麗雪﹑張瑋如﹑官宜均.
段曉林 激發學習動機之教學策略 段曉林 國立彰化學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發表於國立中山大學
1/18 技職校院校際合作人才培育計畫 校際合作 人才培育 台北海洋 技術學院 國立台灣 科技大學 國立台灣 戲曲學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9th Asia Pacific Student Servic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Power of youth: Developing Professionalism,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 Prentice Hall Chapter 81 組織設計.  Prentice Hall Chapter 82 學習目標 了解組織結構的六項特徵 比較機械式與有機式的組織設計 解釋造成結構差異的四項權變性變數 解釋環境的不確定性如何影響組織結構.
North Point Government Primary PM School 北角官立下午小學 應用 ‘ 基本能力學生評估 ’ 及 ‘ 網上學與教支援系統 ’ 經驗分享.
電子化政府的新架構: 建立以知識管理為主的政府資訊網服務入口網站 (A New Infrastructure for E-Government: Build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ortal for E-Government Services) 胡毓忠教授政治大學資訊科學.
鄭瑞興的個人簡介 中山資工所 鄭瑞興.
教材名稱:網際網路安全之技術及其應用 (編號: 41 ) 計畫主持人:胡毓忠 副教授 聯絡電話: 教材網址: 執行單位: 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
國立臺北大學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 教師教學專業社群發展 補助計畫成果報告. 社群成立宗旨 數位家庭技術包含很多,也是國內資訊相關業者持續 積極投入的部份,例如:遠端監控、數位居家照護、 居家保全、語音與影像辨識、數位影音娛樂、家電控 制、控制機制與控制平台或人機介面、甚至於居家的 數位學習、或遠距教學等包羅萬象。因此,擬成立.
1 高等演算法 授課老師 : 陳建源 研究室 : 法 401 網站
數位學習中迷思概念之診斷與應用 - 以 EXCEL 教學課程為例 淡江大學 資管碩一 林詒慧 資管碩一 陳韋翰 2011/04/221.
TSOYING SENIOR HIGH SCHOOL 英文學科中心 高中英文學科中心簡介 學科中心主任 左營高中校長 林全義.
高 齡 教 育高 齡 教 育. 壹、前言 高齡者想要在變遷社會中求生存,終身 學習和繼續教育將成為不二法門.
2010 MCML introduction 製作日期: 2010/9/10 製作人 : 胡名霞.
資訊理論 授課老師 : 陳建源 研究室 : 法 401 網站
寬頻通訊系統基礎教育計畫 分項計畫二 寬頻網路通訊 主要參與人員 黎碧煌 教 授 鍾順平 副教授
廣電新聞播報品質電腦化 評估系統之研發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指導教授:廖文宏 學生:蘇以暄.
Open Services Gateway Initiative (OSGi) Service Platform 1 OSGi Architecture.
1 摘要第三篇 台灣電子產業兩岸分工與全球佈局策略 高長,收錄於《經濟前瞻》,第 83 期( 2002 年 9 月),頁
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Meiling CHEN ) Lecture 00 應用線性代數 (3 學分 )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1 © 2011 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2 學習目標 1. 了解網路設計在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 2. 確認供應鏈網路設計決策的影響因素。 3. 發展網路設計決策的架構。
楊景傅 博士 (Albert J.F. Yang, Ph.D.)
移民與台灣的族群關係 授課教師:林津如 第三堂課 96 年度教育部補助推動新移民之原生社會文化、公民與人權及健康醫療教學發展計畫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林津如教授及陳麒文執行.
當前客家知識治理之現況 分析與發展 發表人: 彭安麗 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發表人: 彭安麗 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1 會計與產業整合之理論與架構初探 許恩得 En-te Hsu 東海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2 簡報流程 壹、導論 貳、會計知識發展模式 參、會計學系經營模式 肆、結論.
1 威斯康辛「學生教育成就保證」計劃 ( SAGE ) ( Ehrenberg, Brewer, Gamoran & Willms, 2001 ) 年間試行 對象是幼稚園到小三 (K-3) 30% 學生來自貧困家庭 每班人數 人.
無名小站網站之經營模式 指導老師: 吳有龍 老師 電子商務總論 報告學生: B 盧家祥 報告時間: 98 年 12 月 22 日.
1 高等管理資訊系統. 2 授課教師 : 王耀德 研究室 : 主顧 686 電話 : (04) # 課輔時間 Wednesday 09:00~13:00 介紹.
電機工程系 選課輔導說明會. 選課輔導說明會宗旨 電機系自 95 年開始,同步進行『工程教育 認證』以及『系科本位課程』兩大與學生 課程相關的認證計畫。 電機系自 95 年開始,同步進行『工程教育 認證』以及『系科本位課程』兩大與學生 課程相關的認證計畫。 本系每年至少一次的系教育諮詢委員會, 廣邀產業界、學界、家長、畢業生、在校.
導論 人力資源管理 教 師:林昌榮 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變革 Prentice Hall Chapter 18
數位系統實驗 -- 課程介紹 教師:潘欣泰. 課程目標  數位系統導論課程之實習課程  接續數位電路學課程  養成學生動手做的習慣  使學生對數位電路設計有實際的體驗.
MIS之何去何從 朝陽資管 劉熒潔.
當代華人社會 中國科技大學 當代華人社會課題學習檔 視覺傳達設計系 班別:三 A 學號: 姓名:馮志成 指導老師:包淳亮.
田野實察: 參訪南洋台灣姐妹會 授課教師:林津如 第十一堂課 96 年度教育部補助推動新移民之原生社會文化、公民與人權及健康醫療教學發展計畫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林津如教授及陳麒文執行.
University-school partnership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e 化創新教學趨勢 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管道 探路者網路學習研究室 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林奇賢

高鐵便是我們的 Disruptive Innovation 就國內交通運輸而言 有了台鐵,為何還要有高鐵?

a business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Disruptive Innovation Whenever an industry gets disrupted, people always consume more, because it’s more affordable, it’s simpler, easier to access, to customize to what they need. What a wonderful thing, that we would consume more education.

The Culture of Schooling: Teacher Centric Focused on the individual and does not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Makes limited use of digital resources and lacks adequate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power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shows that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have changed Prefer multitasking and quick, non linear access to information Are visually ‐ oriented Are highly networked, interactive and social Increasingly mobile Have a low tolerance for lecture style teaching Prefer active learning rather than passive learning Rely heavily 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to access information and to carry out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interactions (Prensky 2001, Oblinger 2003)

Learning Spaces Framework ( Curriculum Corporation MCEETYA 2008) Australian Education Ministers Council

Learner Centric Paradigm

New Learning Space: Flexible, Connected, Collaborative, Multisensory, Graphic

Designing Learning Spaces for 21st Century Learners Learning spaces in the 21st Century are both physical and virtual. A blend of physical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e 化創新教學趨勢 1.PBL 2.Virtual Learning

Studies reveal that (1) teacher-awareness of effectiv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 應用 ICT 的能力 ) (2) availability of teacher-mentors or other peer support ( 同儕輔導 ), and (3) opportunities for educators to communicate with peers in other schools and conferences ( 社群、教學觀摩 ) are among the list of significant factors in successfu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CARET, 2004; Lathem, 2005). 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Community of Practice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of Practice: Set of Relations among Persons, Activity, and World”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98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of practice has become a major theme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b 2.0 Binary Content Human Content

Participate in Two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Simultaneously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Physical (at workplace) Learning Community Learning Ecology

PBL 課程設計、分享、教學應用環境、社群

當校園被迫關閉時,我們有第二個管道與空間 進行學習活動嗎? 台灣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