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檔案與檔案評量 林以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檔案與檔案評量 林以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檔案與檔案評量 林以凱

2 問題~ 您對於「檔案評量」的舊經驗有哪一些?

3 本次課程綱要 壹、檔案評量的內涵(緣起、意義、目 的、特質) 貳、檔案評量的優點與缺點(注意事項) 参、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
肆、運用檔案評量的原則

4 壹、檔案評量的內涵

5 檔案評量的緣起 Portfolio Assessment
傳統以知識為主、以紙筆測驗為尊的教學與評量已不適合、也已不足以培育現代社會所需的人才,並且也無法培養自我負責、自我反省與自我成長的下一代,故使得評量多元化的改革風潮興起,並漸成為當今評量方式的主流。

6 檔案評量的目的 突破以班級為單位、改以學生個人為單位的評量方式,以系統化的展現學生個人學習的歷程與成果。
強化學生本身、家長與同儕在評量的角色。 使教學與評量結合,建構出創造、有意義的教學。

7 檔案評量的意義 老師依據教學目標與計畫,請學生持續一段時間主動蒐集、組織與省思學習成果的檔案,以評定其努力、進步與成長的情形。
在幼兒檔案評量方面,檔案的形成必須加重老師的角色。

8 檔案評量的特質(1/7) 目標化 檔案評量並非漫無目的的讓學生蒐集作品等學習的相關資料,而是老師依據教學目標與計畫,讓學生蒐集相關資料、並加以評價工作成果,以展現其學習成果的歷程。

9 檔案評量的特質(2/7) 歷程化 檔案評量是指在連續的一段時間中,學生努力、進步與成長的情形,因此具有形成性評量的概念,而非像傳統的紙筆測驗般只著重學生在某一時點所記憶的知識量或學習結果。 檔案評量的標的物是實作性成果的全程呈現,非僅答案或結果而已。

10 檔案評量的特質(3/7) 組織化 檔案評量在要求學生蒐集資料時,是一種有計畫、有系統的累積、整理、組織與呈現整個檔案,而非突發的、零碎的呈現結果。

11 檔案評量的特質(4-1/7) 多元化 檔案評量的多元化包括「蒐集資料方式」、「資料呈現樣式」與「評量人員及對象」等三方面。
蒐集資料方式的多元化意指方式包括學習單元的實作活動、檢核表、評定量表、連續性記錄、軼事記錄、觀察或實驗等。

12 檔案評量的特質(4-2/7) 資料呈現樣式的多元化意指包括動、靜態的作品,例如照片、圖畫、繪本、學生自製記錄表等。
評量人員及對象的多元化,意指評量人員不只老師,還包括學生、家長或其他同學;而評量對象也可以包括個人(學習成果)、小組或全班(合作學習成果)等。

13 檔案評量的特質(5/7) 個別化 檔案評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更自主、更主動的掌握學習歷程,能充分符合學生的個別需求、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而非像傳統紙筆測驗般以相同工具來評量所有學生。

14 檔案評量的特質(6/7) 內省化 檔案評量重視學生反省與自我評量,讓學生從反省製作檔案歷程,自我評論所選擇的作品與成果品質,如此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學習的內涵,並能促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15 檔案評量的特質(7/7) 整合化 檔案評量著重教學與評量的整合,強調評量本身就是教學,並不應與教學分離,兩者是相互牽引的。

16 貳、檔案評量的優點與缺點

17 檔案評量的優點(1/3) 兼顧歷程與結果的評量。 獲得更真實的評量學習結果。 呈現多元的資料,並可激發學生的創意。 動態歷程激發學習的興趣。

18 檔案評量的優點(2/3) 兼顧認知、情意與動作技能的整體學習評量。 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精神。 培養學生自我負責的價值觀。
增進學生自我反省的能力。

19 檔案評量的優點(3/3) 增進學生學習當中各相關人員(老師、家長、同儕以及其他等)的溝通。 增進師生關係。 增強學生溝通、表達與組織的能力。

20 使用檔案評量的其他優勢(1/2) 克服老師文字記錄的障礙。 支持以學生(幼兒)為主的學習。 讓老師及學生學習更有效率的計畫。
增加家長的參與。 增進老師的專業成長。

21 使用檔案評量的其他優勢(2/2) 在支持以學生(幼兒)為主的學習中: 一、增加幼兒思考的機會與能力。 二、老師能更了解幼兒(發展、差異性、個
別特色)。

22 檔案評量的缺點或注意事項(1/3) 會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 必須投入較多的物質及經費。
老師必須事先擬定明確的評分標準,避免評量變得不客觀、不公平。 易受學生語文程度、表達能力及組織能力所影響。

23 檔案評量的缺點或注意事項(2/3) 老師評定的結果易受「月暈效應」,降低評量效度。
信效度不易建立、難成為標準化的評量工具,不容易讓人信服、滿意。 在老師、學生及家長三方面的執行意願都必須要高,才能發揮檔案評量的優點。

24 檔案評量的缺點或注意事項(3/3) 家長參與程度的不同會影響評量的結果。
必須避免學生完全依照老師的看法挑選作品,以免喪失自我反省及自我評量的能力。 不能作為唯一的評量工具,必須搭配其他評量方式或工具使用。

25 参、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

26 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 過程檔案(Process Portfolio) 成果檔案(Product Portfolio)
Cole, Ryan & Kick(1995)

27 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過程檔案(1/2) 著重學生學習歷程進步、努力與成就的觀察和記錄。
老師和學生依據特定的目的,有計畫及有系統的蒐集資料或作品,只要是兩者認為重要且有價值的均可納入。 可以依一個核心的課程主題為主,或是以一個學期(年)的時間為主。

28 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過程檔案(2/2) 製作過程檔案期間必須思考下列問題: 一、我們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二、我們製作的計畫和步驟是什麼?
三、我們可以獲得了什麼? 四、製作完必須思考,我們未來可以改善的 地方在哪裡?我們可以怎麼努力改 善?

29 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成果檔案(1/3) 由老師與學生共同決定主題(或是課程的核心主題),展示學生在這一個主題中最優秀的作品或成果。
此種檔案常展示在親子座談會、教學參觀日或期末成果發表會,藉以與家長說明或溝通。

30 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成果檔案(2/3) 在此檔案製作過程,老師必須事先決定學生需要精熟的學習任務,學生再自行選擇並決定滿意、優秀的作品後,集結成為成果檔案,以作為達成學習任務的證明。 成果檔案展現學生獨特的本質、達成學習精熟任務或富創意的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老師只是輔導者,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或表現。

31 檔案評量的主要類型-成果檔案(3/3) 此檔案有兩項限制: 一、缺乏過程的作品較難了解學生的努力與 成長歷程:優良的作品不易表現過程
中的辛苦。 二、難以建立評量的標準和規範:此檔案尊 重學生個別差異,在各有特色之下不 易找到共通的評量標準及規範。

32 肆、運用檔案評量的原則

33 運用檔案評量的原則(1/2) 檔案評量必須與教學相互結合。 檔案評量必須與其他的評量方式並行。
老師在進行檔案評量時,必須實施多次、多階段的協助及省思。

34 運用檔案評量的原則(2/2) 檔案評量應顧及可以使用的資源以及學生家庭背景的差異。 實施檔案評量必須採漸近式、引導式的模式。
檔案評量若被用來評鑑,則應力求慎重。


Download ppt "檔案與檔案評量 林以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