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Introduction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污染防治概論 莊清榮 /25/2004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Introduction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污染防治概論 莊清榮 /25/200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Introduction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污染防治概論 莊清榮 2/25/2004

2 環境污染現象 依環境介質區分 (a) 空氣污染 依介質物理性質的改變 (b) 水污染 (c) 土染污染 (a) 噪音 (b) 熱污染

3 水污染之污染物種類 重金屬:Pb, Cr, Hg, Cd 毒性物質:HCN, KCN 有機污染物 微生物(細菌、病毒)
膠體微粒(<1μm) 放射性物質

4 水污染防治法(80. 5 公佈) 五、放流水標準(80.1.16 修正 ,以82.1.1及87.1.1分定兩不同標準)
(a) 規定重金屬及有毒物質濃度上限 (b) 規定BOD及COD上限 (c) 規定懸浮固體量(SS)、透視度及pH等之上限 BO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mg/l or ppm)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mg/l or ppm) SS: Suspended solid (mg/l)

5 廢水污染特性 物理特性:溫度、濁度、顏色、臭味、總固體量 化學特性:pH、無機重金屬、有機物 生物特性:藻類、細菌、微生物

6 廢水處理程度之分級 初級處理(Primary treatment) 去除懸浮固體(以物理法為主),如沉砂池、沉澱池、柵欄等。
二級處理(Secondary treatment) 去除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務,即BOD物質( 為生物處理)。 三級處理(Tertiary treatment) 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氮、磷及重金屬等可溶性無機物或其他不易生物分解之有機物等。 # 水質優養化(eutrophication)

7 廢水總固體量 懸浮性粒子(粒徑大於1μm) 粒徑大於10μm 為可沉降 膠體(colloid) (粒徑介於1~10-3μm)

8 廢水處理 目的:改變污染物有害成分之濃度;減少體積或改變存在相以利進一步分離。 1. 物理處理 2. 化學處理
目的:將污染物之危害性降低,減少體積,或將轉變成另一種形式,以利進一步處理。 3. 生物處理 目的:降低BOD

9 物理處理(以固液分離為主) 篩析(screening) 沉降(sedimentation)
(a) gravity; (b) centrifuge 浮除(flotation) 過濾(filtration) (a)濾餅過濾(cake filtration) (b)澄清過濾(deep bed filtration) (c)薄膜分離 (membrane separation) 壓榨(expression)

10 物理處理(均相分離) 蒸餾(distillation) *蒸發(evaporation) 萃取(extraction)
吸附(adsorption) 離子交換(ion exchange) 電解(electrolysis)

11 化學處理 去除微小懸浮物質、溶解性有機物及重金屬離子 pH調整(pH adjustment)
化學混凝(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化學沉澱(chemical precipitation) 氧化、還原(oxidation and reduction)

12 pH調整法 生物處理:廢水 生物處理 重金屬處理:Cr+6 Cr+3 Cr(OH)3(S) 氮脫除:NH4+ NH3 氨氮 氣提
氨氮 氣提 放流水標準: pH=6~9 pH=6.5~8.5 生物處理 適合生物成長 pH=8.0~9.0 pH=2.0~3.0 還原劑 pH=11.0 stripping

13 化學混凝 Coagulant; Alum, FeCl3 flocculant polymer Colloids floc

14 化學氧化、還原 化學氧化:對於生物不易分解或不可分解之有機物及CN—等,利用強氧化劑進行破壞、分解。
強氧化劑:H2O2,KMnO4,O3,ClO2,Cl2 in situ Ex. O3+CN CNO-- +O2 化學還原:降低物質氧化態,以減低其毒性或易於進一步處理。

15 生物處理 好氣性(喜氣性)生物處理(aerobic treatment) (a) 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b) 滴濾池(trickling filtration) (c) 生物旋轉盤(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厭氣性生物處理 (anaerobic treatment)

16 好氧與厭氧處理之比較 厭氧可省略掉連續混合和曝氣所需動力消耗,且可回收甲烷氣。 污泥產生量僅為好氧的15%左右。
設備佔地面積為好氣的1/3 左右。 厭氣反應為密閉空間,較無空氣污染之虞。


Download ppt "Introduction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污染防治概論 莊清榮 /25/2004"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