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挑戰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挑戰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挑戰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2 大綱 壹、前言 貳、挑戰的種類 參、挑戰的意圖 肆、實徵上的證據 伍、挑戰的技巧與效果 陸、使用挑戰時,主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柒、有用的提示

3 概論 挑戰是對個案作進一步的邀請,讓個案更清楚自己,包括他們重視的問題、感覺、以及行為。挑戰方面的技巧可以點出個案沒有覺察到或是不願意也不能改變的睛矛盾、不一致、防衛、或是不合理的想法。 挑戰技巧把焦點放在不一致、矛盾、防衛、以及不合理的想法上,也包含幽默技巧。

4 挑戰的意圖

5 挑戰的種類 挑戰不一致及矛盾之處 對防衛的挑戰 挑戰不合理的想法 以幽默進行挑戰

6 挑戰的種類(一) 挑戰不一致及矛盾之處 個案的矛盾及不一致經常是一些未解決的議題、模糊的感覺以及壓抑情緒的徵兆。 ★在兩種口語陳述之間
★在說法與行動之間 ★在兩種行為之間 ★在價值觀與行為之間 ★在個人的自我及經驗之間 ★在個人的念與真實自我之間 ★在助人者與個案的意見之間

7 挑戰的種類(二) 對防衛的挑戰 很多兒童在面對處罰、不可靠的事、或是父母親及他人的虐待時,會發展出防衛心態,用以保護自己,到了長大之後,即使沒有這個需求,他們還是僵化地使用這些防衛方式。

8 挑戰的種類(三) 挑戰不合理的想法 鼓勵助人者挑戰個案不合理的想法及不正常的假設。依認知理論而言,人們並不因為情境或事件而變的糟糕,而是因為他們的信念。「有什麼能證明沒有他你就不能正常生活呢?」,「我們來看看是不是會再喜歡你」)。「每個人都應該喜歡我」以及「我必須是十全十美的」。

9 挑戰的種類(四) 以幽默進行挑戰 有時候幽默的技巧可以軟化挑戰,只要個案覺得助人者是「和他/她笑在一起」而不是「譏笑」他/她。另外一個例子,治療者正在處理個案的控制及完美的議題,特別是對於飲食及學校的功課問題。 如果個案可以和助人者一起笑開來,他們可以一起從新的觀點來看問題。在助人關係裡,不適合的幽默是輕視個案(助人者愚弄個案或其他人,屈辱個案、貶低他們、嘲笑個案、批評他們的外表、行為、或說話方式、或是犧牲個案而使用幽默)。

10 挑戰的意圖(一) Carkhuff與Berenson(1967)認為點出個案的矛盾所在,是幫助他們降低經驗及溝通上模糊及不一致的地方。「面質的時候,個案被迫去考慮要做改變的可能性,個案盡可能去用還沒有用過的資源

11 挑戰的意圖(二) 2.Creenson (1967)將面質 (他用挑戰一詞) 定義為讓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抗拒。如果個案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面質,面質反而會有反效果,他建議如果個案還沒有準備好,助人者就應該保持沉默,讓抗拒完全發展,如此助人者也可以有足夠的行為證據來看個案的抗拒。挑戰可以幫助個案覺察自己不願意承認的感覺、動機、及期望,如果個案不願意承認對他人的生氣,挑戰也可能帶來瓦解,因為助人者不再接受個案所說每ㄧ件事的表面層面,如果處理得當,挑戰可以建立小小的危機,讓個案有改變的動力。

12 挑戰的意圖(三) 雖然助人者做挑戰時,並不做解釋,也不提供任何理由。挑戰也可以讓當事人知道自己模糊的感覺,大部分人都有模糊感覺的時候,因為我們有許多「應該如何」而不允許自己去感受事情的兩面(例如,「好女孩是不應該生氣的」!)。 挑戰有時也可以讓個案承認不一樣的,或是比他們原先知道的更深的感覺。

13 挑戰的意圖(四) 然而,挑戰必須溫和地使用才有效果。助人者的目標並不是要打破或完全去除個案的防衛,而是要讓個案有個選擇機會,看他們何時或如何使用防衛。 在幾年以前,會心團體相當的流行。但很不幸的,團體成員經常是非常的具有面質性,都試著卸下防衛,而不給支持、瞭解,也沒有花些適當時間讓成員回到凝聚。

14 實徵上的證據 1.研究者多半研究面質 (亦即不一致的挑戰) ,研究顯示面質並不常用,在所有治療者陳述中,大概只有佔1%到5%之間。
2.個案在聽完面質之後不會去探索自己的感覺,治療者也認為自己面質做的比較多的時候,晤談比較沒那麼順,沒那麼滿意。 3.面質是一種有利而能引發個案相當情緒的處遇,但也會引起個案的防衛與反抗,故需小心使用。 4.指出矛盾頗有功用,但需要小心地、同理地使用,方能有效。 讓個案看看自己,知道行為與言詞間的不一致,同時具引導成分,讓瞭解和行動相連結。且只有透過用心的努力嘗試,才會有所改變。

15 挑戰的技巧與效果 助人者使用挑戰技巧的主要任務是讓個案面對挑戰時能覺得被支持而不是覺得被攻擊。挑戰技巧的使用必須是溫和的、嘗試性的,目標在瞭解個案,促進個案的成長。 步驟一 建立挑戰的階段(建立關係與觀察個案) 步驟二 以個案準備狀態為基礎,判斷使用挑戰之時機 步驟三 決定意圖 步驟四 呈現挑戰 步驟五 觀察個案的反應 步驟六 徹底地遵守

16 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之困難 挑戰是困難的技巧,因為他們不想冒犯個案,或聽起來像是興師問罪。
挑戰讓人覺得受到侵犯,個案可能會覺得助人者強迫他們去檢視自己的「髒東西」。 有些害怕負面感覺的助人者可能使用面質來拒絕或減少負面感覺。 有些助人者太用心地讓個案承認他們的不一致。 另一個問題是當個案不同意挑戰,而對助人者挑戰回來時,助人者不知道如何反應。

17 有用的指示(一) ●挑戰時要溫暖並同理而不是攻擊或指責。 ●用沒有摩擦的字眼陳述挑戰,像是一個暗示而不是一個理由。
●以這句話與個案核對挑戰:「你這樣做,但那麼說;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做挑戰時要考慮文化因素。 ●當挑戰時不做價值判斷或解釋

18 有用的指示(二) ●以特定的例子為證據。 ●最好能給一個才發生過的事情為例子。 ●確定挑戰並不是滿足你自己的需求。
●不要再做挑戰之前就道歉或降低他的價值。 ●仔細觀察個案對挑戰的反應。 ●如果個案對挑戰覺得苦惱,或是你疏忽犯錯,跟個案道歉並問他感覺如何

19 有用的指示(三) ●如果個案對挑戰覺得苦惱,或是你疏忽犯錯,跟個案道歉並問他感覺如何。 ●挑戰之後留一些時間談談感覺,以幫助個案從中學習。
●在你認為是正確的時候,不要放棄,但允許在個案意見加入時能修正你的想法。 ●不要在一次晤談中用太多的挑戰,因為他們會產生泛面的摩擦效果。 ●挑戰之後用情感反映及開放式問句問問個案的感覺。


Download ppt "挑戰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