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非營利組織定義與類型 張 紉 95「非營利組織管理與社會工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非營利組織定義與類型 張 紉 95「非營利組織管理與社會工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非營利組織定義與類型 張 紉 95「非營利組織管理與社會工作」

2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相關名詞 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 去科層化(de-bureaucratization)
解除規制(de-regulation) 去機構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 自由化(liberalization)

3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相關名詞 市場化(marketization) 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
再私有化(re-privatization) 志願化(voluntarization) 社區化(communization)(p.4)

4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國家 (State) 公部門Public sector 市場(market) 私人部門 Private sector
非營利組織 NPO, NGO 第三部門 The third sector

5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以美國為例(1998年統計資料) 160萬個非營利組織,6萬個基金會
雇用之員工約1,100萬人,佔全國受雇人口7.1% 總收入近6700億,佔全國總收入的6.1% 70%的家庭曾捐款給慈善機構 55%的美國人擔任義工

6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台灣的現況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於1987年社會團體總數有11,329家,2004年增加到21,737 家,2005年6月底止統計則已增加到25,136個 基金會財團法人型態上在法院登記,1997年有2000家左右,2001年已超過4000家 台灣三萬一千個非營利組織的年平均產值高達三千七百億,接近全國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四 (參閱顧忠華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 取材自eNPO青年福利社

7 非營利組織定義 NPO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bbreviated "NPO", or "non-profit" or "not-for-profit") is An organization whos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support an issue or matter of private interest or public concern for non-commercial purposes. Nonprofits may be involved in an innumerable range of areas relating to the arts, chariti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olitics, religion, research, sports or some other endeavor. 取自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8 非營利組織定義 NPO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參閱顧忠華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 取材自eNPO青年福利社

9 非營利組織定義 NPO至少有下列之意涵: (一)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最大不同在於大多數合法設立的非營利組織皆標榜「公共」的使命和「公益」的功能,以吸收運用社會資源,是一個「公共財」的生產者。 (二)非營利組織發揮公共使命,擴展公共領域,並擬聚民間互助的能量,強化台灣民主的基礎及紮根力量。

10 非營利組織定義 (三)非營利組織可補充政府部門的部份功能,而非營利組織崇高的理想如人權、和平、環保及慈善,是公共精神的高度發揮。組織定位上,非營利組織無論以財團法人、社團法人、非法人團體或未登記形式,皆屬民間的結社,非營利組織之「自主性」,能對民間及政府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輔助的力量。 (參閱顧忠華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 取材自eNPO青年福利社

11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相關名詞 國際政府間組織(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IGOs) 國際間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INGOs) 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NGOs) 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 自願部門(voluntary sector) 慈善部門(charitable sector)

12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相關名詞 隱形部門(invisible sector) 獨立部門(independent sector)
免稅部門(tax-exempt sector) 公益基金會(philanthrophic foundation) 社會部門(social sector) 影子政府(shadow state)

13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國際政府間組織(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或更正式的稱法為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簡稱IGOs) 為了促進某些共同目標、增進合作,各國家經過協議而成立的組織 會員國包括有主權的國家或是國際政府組織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歐盟(European Union) 世界貿易組織(WTO)

14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國際間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INGOs) 推動國際事務的國際性組織 會員由國際性成員參與,迴避國家主權議題 非官方性質 國際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 福特基金會、卡內基金會、洛克斐勒基金會

15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慈善部門 獨立部門 強調接受私人及慈善捐款 扮演第三勢力的重要角色
然而實務上很難獨立,因為很多組織財務上仍仰賴政府與企業協助

16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免稅部門 自願部門 組織可以免除所得稅及財產稅
隨各國稅制規定不同,此名詞有可能造成同性質組織在不同國家被認定的不同 自願部門 強調以志工(volunteers)來推動組織的管理與運作 較為大眾引用

17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公益團體 非政府組織 強調為了社會公益而投入時間、人力及資源的組織
原始概念特指開發國家中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民間性質組織 目前強調草根與在地特性的組織(grass-roots & locally initiated level)

18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第三部門 相對於政府部門與市場部門而存在的第三種社會力量 兼具市場彈性與效率以及政府公平性和可預測性的優點
可避免追求最大利潤與科層組織僵化之缺失

19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非營利部門 公益基金會 可營利 但是必須將組織盈餘運用在未來之服務或所服務之對象身上 為廣義公益目的而設立
各種類型

20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社會部門 影子政府 為公眾服務突顯民間社會力量的發展 透過民間自主團體的參與,凝聚出市民社會的自覺意識
指組織取代福利國家中政府的許多服務功能 利弊皆有

21 非營利組織特性 具有使命(mission) 具「人道主義」精神(humanitarianism) 必須向政府立案
彰顯組織的責任、公共性與信念,並引導組織的行動 具「人道主義」精神(humanitarianism) 必須向政府立案 代表運作的公信力及透明度

22 非營利組織特性 組織結構為混合體 享有法律上之特別地位 組織運作較具彈性(flexibility)與效能(effectiveness)
包含有官僚型態、志願結合及非正式社會系統等特性 享有法律上之特別地位 免稅 組織運作較具彈性(flexibility)與效能(effectiveness)

23 非營利組織特性 經費主要仰賴捐贈 組織成員進出容易 兼具私有與公共性質 組織不同,在此特性上差異很大 公共性場域,成員自由度高
私有:非由政府或企業設立 公共:組織反應全體社會大眾利益

24 非營利組織特性 屬於志願行動 展現參與成員之自主性與自覺意識 具有多重角色功能 先驅者 倡導者 價值維護者 服務提供者 公眾教育者

25 非營利組織類型 分類的依據 以單一層面作為分類標準有困難 例如: 功能層面 法律層面 經濟層面 政治層面

26 非營利組織類型 Salamon & Anheier 1997提出幾個分類判準概念 簡約能力(economy):用最少的項目將所有範疇納入
慎重程度(significance):不同範疇的區別是有意義且重要的 嚴謹性(rigor):分類系統可信賴,在不同國家可以獲致相同結果

27 非營利組織類型 Salamon & Anheier 1997提出幾個分類判準概念
組合滿意性(combinatorial richness):分類系統能達到愈多組合 組織化能力(organizing power):能適用不同國家與不同情境

28 非營利組織類型 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分類(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簡稱ICNPO) 以組織主要的經濟活動做為分類 區分為12類groups, 27類subgroups 類別見文章p.26~31

29 What Are Tax Expenditures?
Tax expenditures are provisions in the tax code, such as exclusions, deductions, credits, and deferrals, that are designed to encourage certain kinds of activities or to aid taxpayers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When such provisions are enacted into the tax code, they reduce the amount of tax revenues that may be collected. In this sense, the fiscal effects of a tax expenditure are just like those of a direct government expenditure. Some tax expenditures involve a permanent loss of revenue, and thus are comparable to a payment by the government; others cause a deferral of revenue to the future, and thus are comparable to an interest-free loan to the taxpayer. Since tax expenditures are designed to accomplish certain public goals that otherwise might be met through direct expenditures, it seems reasonable to apply to tax expenditures the same kind of analysis and review that the appropriations budget receives.

30 What Are Tax Expenditures?
It is essentia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ose provisions of the tax code that represent tax expenditures and those that are part of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given tax. The basic structure is the set of rules that defines the tax; a tax expenditure is an exception to those rules. In general, most taxes have a series of features that define their basic structure. These features are: A base, on which the tax is levied, such as net income, or a particular class of transactions; A taxable unit, such as a person or a corporation; A rate, to be applied to the base; A definition of the geographic limits of the state's exercise of its tax jurisdiction; and Provision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tax.


Download ppt "非營利組織定義與類型 張 紉 95「非營利組織管理與社會工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