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熱力學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熱力學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熱力學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2 一、熱力學發展史 人類很早就對熱有所認識,並加以應用。但是將熱力學當成一門科學且有定量的研究,則是由17世紀末開始的,也就是在溫度計製造的技術成熟以後,才真正開啟了對熱力學的研究。 熱力學發展史,基本上就是熱力學與統計力學的發展史,約可分成四個階段:

3 第一個階段: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 此時期累積了大量的實驗與觀察的結果,並製造出蒸氣機,對於"熱(Heat)"的本質展開研究與爭論,為熱力學的理論建立作好了暖身。在19世紀前半葉,首先出現了卡諾理論,熱機理論(第二定律的前身)和功熱互換的原理(第一定律的基礎)。這一階段的熱力學還留在描述熱力學的現象上,並未引進任何的數學算式。

4 第二個階段:19世紀中到19世紀70年代末 此階段熱力學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已完全理論化。由於功熱互換原理建立了熱力學第一定律,由第一定律和卡諾理論的結合,導致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成熟。另一方面,以牛頓力學為基礎的氣體動力論也開始發展,但這期人們並不了解熱力學與氣體動力論之間的關連。

5 第三個階段:19世紀70年末到20世紀初 這個時間內,首先由波茲曼將熱力學與分子動力學的理論結合,而導致統計熱力學的誕生,同時他也提出非平衡態的理論基礎,至20世紀初吉布斯(Gibbs)提出系綜理論建立統計力學的基礎。

6 第四個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今 主要是量子力學的引進而建立了量力統計力學,同時非平衡態理論更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近代理論與實驗物理學中最重要的一環。

7 二、溫標 熱(heat):Heat is the energy transferred between objects because of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常用的溫度標度: 攝氏溫標(The Celsius Scale)以° C表示 華氏溫標(The Fahrenheit Scale)以° F表示 凱氏溫標(The Kelvin Scale)以K表示

8 攝氏溫標、華氏溫標、凱氏溫標之關係 三個的關係式為: TF = (9/5F°/C°)TC + 32° F
TC = (5/9C°/ F°)( TF - 32° F) K = TC

9 熱平衡與絕對零度 熱平衡(Thermal equilibrium): 在物體間沒有熱的交換就稱他們處於熱平衡狀態。
絕對零度(Absolute Zero): 實驗證明某一個最低溫度無法再將一個物體繼續冷卻,稱為絕對零度也就是0K。

10 三、熱膨脹 大部分的物體遇到熱之後都會膨脹,熱膨脹也是製作溫度計的基礎。 線膨脹:當一物體長度L0,溫度改變了ΔT,則長度增加了ΔL
ΔL = αL0ΔT (α為線膨脹係數) 體膨脹:當一物體體積V,溫度改變了ΔT,則體積增加了ΔV ΔV = βVΔT (β為體膨脹係數)

11 線膨脹和體膨脹係數的關係 線膨脹和體膨脹係數的關係為 β = 3α ※水大約在4° C的時候密度最大,當溫度上升或下降的時候密度變小。

12 四、熱的傳播方式 熱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通常有3種傳播方式:傳導、對流、輻射。 傳播方式 傳 遞 方 式 介 質 傳導 介質本身不移動
主要為固體 對流 介質本身帶著熱流動 主要為流體(液體、氣體) 輻射 不需要介質 以電磁波的方式直接傳遞

13 傳導(conduction) 1.熱經物質,從高溫傳到低溫,而作為媒介的物質本身卻不發生移動的現象,稱為傳導。
2.微觀分析:物體中溫度較高的部分,分子振動較活躍,這些分子可以把能量傳給鄰近較不活躍的分子,使得鄰近分子也變得更活躍,因而該處的溫度也隨著高起來,熱也因而從高溫處傳到低溫處。

14 3.高低溫差越大,熱傳導也越快速。 4.影響熱傳導之因素有:物質本性(熱導係數) 、傳導物體之截面積、傳導之距離、傳導物體兩端之溫差、傳導的時間。

15 5.根據物質對熱的傳導能力不同,可將物質分為「熱良導體」與「熱不良導體(熱絕緣體)」兩種。
熱良導體:所有的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因為金屬內有許多自由移動的電子,這些電子受熱時,速度變得很快,因此金屬就經由電子傳遞能量,故導熱能力遠優於非金屬物質。其中以銀的傳導性最佳。 熱不良導體:大部分的液體、所有的氣體、石棉、保利龍、塑膠、木頭、玻璃等。

16 6.氣體的熱傳導能力很低,可說是很好的熱絕緣體。
用棉花、羊毛等製成的衣物或被蓋,較其它的織品保暖,是因為它們的纖維間可以容納較多量的空氣,使得熱量不易從身體傳導到外界。 有些西式房子在屋頂加蓋閣樓,閣樓裡的空氣使得熱不易傳入也不易傳出,故閣樓下的房子可保持冬暖夏涼。 冰箱外殼中,有一層以發泡物質為主的絕熱材料,其原理也是利用泡孔內容納的氣體,提供了良好的絕熱效果。

17 7.太空梭梭體表面黏貼的特殊隔熱磚,熱傳導能力非常低,是一種極佳的熱絕緣材料。當太空梭進出大氣層時,因與空氣摩擦產生高溫,隔熱磚的絕熱作用可保護太空梭不致因高溫而受損。

18 對流(convention) 1.液體或氣體受熱後,溫度升高,體積膨脹使密度變小而上升,其他溫度較低的液體或氣體,則因密度較大而下沉,形成所謂的對流。 2.當液體發生對流時,熱量便隨著流動而傳播。 煮開水的時候,雖然只在壺底加熱,但是很快地整壺水都會變熱。 冷氣機通常都裝在室內較高的地方,而壁爐則都裝設在較低的地方,都是考慮到室內空氣的對流作用。

19 3.自然界的對流現象: 大型鳥類通常要靠上升的熱氣流來滑翔飛行,以節省體力,使自己能久留高空,伺機補捉獵物。 海風與陸風: A.海風:白天在太陽照射下,陸地吸熱快(因比熱較小),陸地上的溫度高於海上的溫度,接近陸地上的熱空氣上升,使得海面上的冷空氣流向陸地,形成海風。 B.陸風:晚上因陸地散熱快,造成海面上的空氣溫度比陸地上高,因此陸地上的冷空氣吹向海洋,形成陸風。

20 4.強迫對流:透過外力的驅動,使液體或氣體流動,而達到熱傳導的效果,稱為強迫對流。
汽車引擎或大型中央空調系統產生的熱,大多用水來冷卻,受熱後的水由馬達送至散熱器將熱排出,冷卻後的水被迫循環流回。 冷氣機內部的風扇裝置,強迫與外界的空氣對流,造成冷房的效果。

21 輻射(radiation) 1.熱輻射是電磁波的一種,屬於紅外線範圍。當這些電磁波被物體吸收後,物體便因此獲得熱能。即熱的輻射是以電磁波的方式來傳播能量,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質。 2.只要物體有溫度(相對於絕對零度),其表面都會不斷的輻射出熱能,也同時吸收周遭的熱輻射。 若物體表面輻射出的熱能較吸收的少,則物體的溫度降低;反之則溫度升高。

22 物體表面在單位時間內所輻射出的熱能,和其表面溫度及面積有關。溫度越高、表面積越大,則所輻射出的熱能也越多。
當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輻射出的熱能與吸收的熱能相等時,物體的溫度就不會改變,即物體與外界達到熱平衡。 3.物體表面的輻射除了與溫度有關外,也和其表面的性質有關。 深色的物體比較容易吸收及發出熱輻射。 表面粗糙的物體比較容易吸收及發出熱輻射。

23 4.應用: 冰箱後面的散熱器都是黑色的,目的就是使熱輻射的效果更佳。 太空人的太空衣和救火用的隔熱衣,表面都很光亮,可減少熱的吸收和輻射。 儲油槽、輸油管的表面都漆成銀白色,目的在減少輻射的吸收,以免油槽溫度過高而發生危險。 不鏽鋼熱水壺,其內表面均磨得十分光亮,目的在於減少輻射以保持熱水的溫度。

24 五、熱力學定律 1.熱力學第零定律(The 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
假如物體A和物體C處於熱平衡,物體B和物體C也處於熱平衡,則物體A和物體B也會處於熱平衡。

25 2.熱力學第一定律(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能量在轉移過程中不會無緣無故的增加或消失,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當有熱能(ΔQ)由於溫差的原因,由外界傳入一物體,通常會有溫度升高(粒子平均動能增加)且體積膨脹(對外界做功ΔW)的情形。我們把物體內所有粒子的總機械能稱為該物體的內能(ΔU),則由能量守恒可得: ΔQ =ΔU + ΔW 即 系統吸收的熱能=系統內能增加量+系統對外做功值 此即熱力學第一定律。ΔQ若是負值表示系統放出熱能;ΔW若是負值表示系統被做功;ΔU若是負值表示系統內能減少。

26 3.熱力學第二定律(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在自然界的過程,熱能只會從較高溫處,往較低溫處傳遞。 卡諾循環: 結構最簡單的熱機至少有一個高溫熱源和一個低溫熱源,因此這個熱機必然是由兩個等溫過程(當工質與兩個熱源分別接觸時)和兩個絕熱過程(當工質與熱源脫離時)所組成的一個循環,這就是所謂“卡諾熱機”,這種熱機的循環可以順序進行,也可以逆序進行。當嚴格地按照相反的順序實現了原過程中的各項操作之後,系統和外界都恢復原狀,這樣的理想循環是可逆的,此即“卡諾循環”。

27 法國工程師卡諾於1824年提出的基本熱力學循環,用以解釋蒸汽機的工作原理.
卡諾循環包括四個階段: (1)等溫膨脹:負荷活塞在住滿理想氣體的汽缸內運動,連續量測氣體的壓力,溫度和體積.在恆定溫度下加熱,使氣體膨脹,氣壓降低,活塞抬升. (2)絕熱膨脹:停止加熱,但繼續膨脹,抬升活塞的同時,溫度和壓力都下降. (3)等溫壓縮:在恆定溫度下,利用適當散熱方式將熱釋放,體積減小,活塞向下運動,氣體壓力增加. (4)絕熱壓縮:停止釋放熱量,壓力和溫度增加,體積減小,活塞繼續向下運動,直到開始下一循環.

28 4.熱力學第三定律(The 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不可能有比絕對零度更低的溫度,而且絕對零度是無法到達的。把一個物體冷卻到極接近絕對零度是有可能的,目前能到達的溫度是2*10-8K。


Download ppt "熱力學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