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Chapter 5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NCKU EMBA 習題解答 2006/11/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 Chapter 5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NCKU EMBA 習題解答 2006/11/1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Chapter 5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NCKU EMBA 習題解答 2006/11/19

2 2 作業基礎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  意義:以作業為蒐集成本之中心,分析每項作業之成本動 因,並以其為分攤基礎,將作業成本歸屬至產品之一種成 本制度。  傳統成本制 V.S 作業基礎成本制 傳統成本制:係先將間接成本彙集於部門,再將部門之成 本分攤予產品。 通常以部門為成本庫( cost pool ),僅選擇單一之基礎分 攤部門成本。 作業基礎成本制:先將間接成本按作業活動彙集,再將各 作業活動之成本分攤予產品。 作業基礎成本制將每一作業活動視為一個成本庫( cost pool ),各有其成本動因,分別成為各項作業活動成本之 分攤基礎。

3 3 傳統成本制 V.S 作業基礎成本制 成本標的(如 產品) 部門 製造費用 (間接成本) 直接成本 傳統成本制 ABC 成本標的(如 產品) 作業 製造費用 (間接成本) ( 包括服務部門分攤 ) 按數量基礎 按資源動因 ( 初步階段 成本動因 ) 按作業成本動因 ( 主要 階段成本動因 )

4 4 【 5-15 】 Two-Stage ABC for Manufacturing Activity cost pools and cost driver levels for the year : Required : Determine the batch and unit costs of J26 Cams and Z43 Shafts using ABC. Activity Cost PoolActivity CostActivity Cost Driver Machine setup$ 600,00012,000 setup hours Material handling 120,000 2,000 tons of materials Machine operation 500,00010,000 machine hours J26 CamsZ43 Shafts Units produced500300 Machine hours35 Direct labor hours200400 Direct labor cost $5,000$10,000 Direct materials$25,000$18,000 Tons of materials12.59 Setup hours37 The following data a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ngle batches of two products :  直接追溯至成本標的  計算作業活動成本的預計分攤率 。 依據各產品所耗用的作業成本動因 分攤製造費用 ( 間接成本 ) 原文書 p.204

5 5 (1) 分攤製造費用 各作業活動成本之預計分攤率: J26 Cams 與 Z43 二產品應分攤之製造費用: 預計分攤率 作業活動預計總成本 預計成本動因總數 = (2) 計算批次及單位成本 追溯直本接成本

6 6 【 5-20 】 Two-stage ABC with ABC Variance activity cost pool information for its 2004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 Actual 2004 production information is as follow :  實質產能:將理論產能扣除因內部無法避免所造成的停工、保養、閒置等 因素所能達成的產能。將實質產能與實際使用的產能加以比較,可了解公 司產能使用的情形 ( 是否有閒置產能 ) 。 780 20 1360 40 1100 1000 合計閒置產能 30,000 12,500 $0.8×12,500+$62.5×20+$500 ×40+$80×1,000=111,250 原文書 p.206

7 7 (1) 分攤製造費用 各作業活動成本之 預計分攤率: a. 各產品之單位成本 產品 A 、 B 應分攤之製造費用: (2) 計算單位成本

8 8 b. 主要是因為每批特殊產品的數量太少,而造成特殊產品之 單位成本高於標準產品成本的原因。 c. 閒置產能差異( idle capacity variance ) = 預計作業成本 - 已分 攤作業成本 = $2,635,000-$2,523,750 = $111,250 ( 不利 ) d. 何種主張論據能在實質產能上支持作業基礎成本制,而非 在實際活動上? 實質產能係指以理論產能扣除合理的不生產因素後之作業水 準,考量了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之停頓的因素,如機器之 正常維修、國定假日、休假日與閒置、材料之等候時間等。 以避免在僅考慮產能利用率( capacity utilization )之成本分 配結果的變化。實質產能對成本標的物所產生之成本會低於 某種時間上的實際活動或平均活動。如果產能與使用率處於 平衡(亦即相等時),則成本分攤的結果將會是成本最好的 指標。

9 9 ※補充: 為決定製造費用的最適分攤率,必須先決定分攤固定製造費用 作業水準,而其可能的選擇有四:理論(理想)產能 ( Theoretical ( Ideal ) capacity )、實質產能( Practical capacity )、正常產能( Normal capacity )、當期預計產能 ( Currently expected capacity )。 理論產能:又稱最高產能或理想產能。係指人與機器均能持續 不斷地工作,且在最佳效率情況下所能達到的作業水準。由於 生產過程中必然會有不可避免之停工狀況,採此水準將使預計 分攤率過低,而產生大額的少分攤製費,使產品成本低估,而 影響訂價等決策,故實務上甚少採用。 正常產能:係指為供應產品之正求所應達成之作業水準。 當期預計產能:係指於年度開始時,依當時情況合理估計之該 年度預計作業水準。 正常產能應為計算固定製造費用分攤率時,最適用的作業水準。 因為其考慮長期平均需求之作業水準,以作為分攤固定製費的 依據。當能避免各種循環波動對固定製費分攤之影響。

10 10 【 5-26 】附加價值分析 (Value-Added Analysis) :請見習題 解答  觀念說明: 無附加價值作業 (Non-value Added Activities, NVA) 作業本身價值的高低,端視其是否為內外部客戶所需要、 所期待或所願意付費的,若否,則為無附加價值的作業。 企業內部一般常見的無附加價值作業活動,概可分成:準 備工作、等候、移動、檢驗、核准或重複執行等諸類,其 所佔企業整體營運活動比例的高低,亦說明了企業營運的 效率。是以企業作業流程改善的重點,在力求上述無附加 價值作業的消除,並將資源或重心引導至有價值的作業上, 常見的方法有:作業流程重新規劃、創新的工作模式、就 源處理及控管、資訊系統的更新等。 【 E5-29 】、【 E5-30 】 ABC 、 ABM :請見習題解答中文 書 → 管理會計補充資料 →p.16 原文書 p.210


Download ppt "1 Chapter 5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NCKU EMBA 習題解答 2006/11/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