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
§2. 粘滞流体 一. 流动形态 1. 雷诺 (O.Reybolds) 实验
3
2. 层流 (laminar flow) 与湍流 (turbulent flow) 层流:分层流动,彼此不混合。 湍流:流速出现横向分量,此时能耗与阻力都 急剧增加。 实验表明层流与湍流决定于液体、管径、流速。 3. 雷诺数 (Reynolds’ number) 判断流动形态 R > 2000 湍流 R < 1000 层流 粘滞系数( coefficient of viscosity) ,与温度有关
4
湍流的学说: 1. 湍流的运动是瞬息万变、捉摸不透的,其形成 完全是偶然的、随机的,湍流在每一点上的速度 极不规则,极度混乱。要准确描述,就必须知道 所有的初始条件,而这又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 能的,这完全类似于企图借助力学方程来研究宏 观物体的所有分子的运动。因此,只能用统计的 方法研究湍流在一段充分长时间内的运动(此时, 初始条件将不起作用)。所以,湍流的理论应具 有统计的性质。 2. 湍流的紊乱中必存在基本秩序,湍流在原理上 是可以知道的。物理学家哈洛认为:湍流的基本
5
形式是小涡流,或是涡流,湍流中有千百个旋涡, 任何一个单独的小旋涡均与其他的旋涡有关,湍 流的这些特性可用非线性方程描述。 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培源等人就是从湍流的旋涡 结构入手,找到了组成最简单的湍流运动 —— 均 匀各向同性流 —— 湍流圆涡流,并获得了与实践 相符合的湍流衰变规律和湍流微尺度的扩散规律。 虽然人们早就注意到了湍流现象,并提出了 各种观点和理论,有些还解决了局部的、简化的 问题,但至今还无一个完满的、有说服力的湍流 理论。湍流问题被认为是流体力学中最根本也是 最困难的问题。
6
二. 粘滞阻力( viscosity resistance) 仅讨论层流情 况 1. 速度分布与速度梯度 B 板运动产生的速度分布:
7
液体在管道中的速度分布 Z
8
2 粘滞阻力( viscosity resistance) 实验证明:
9
二. 流动规律 1. 伯努利方程 (Bernoulli’s theorem) 设 ω→ 单位体积的流体从 S 1 →S 2 的能耗。 则由能量守恒可得
10
2. 泊松叶公式 (Poiseuille’s formula)—— 流量方程 条件:圆形管道,水平放置,层流
11
三. 斯托克斯阻力定律 (Stokes’ law of viscosity resistance) 讨论球状物体在粘滞液体 中的受力情况。 条件: v 很小,仅考虑粘滞 力,忽略压差阻力。
12
四. 高速离心机 加速微粒的沉降速率 ; 分离不同的微粒。 例:直径数微米的红血球可直接在重力场 (gravitational field) 中沉降,而直径小于微米的蛋 白质、病毒分子则无法在重力场中沉降。 用高速离心机 当: ω=6×10 4 转/分, r = 6cm ,可产生的离心 加速度为 24 万 g 。
13
分析沉降速率:设液体密度为 ρ 0 ,微粒密度 ρ 受力情况: 浮力( buoyancy)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
14
实际中 v 可测出,则可在溶液中得到不同 R 值的 微粒。 自然之迷: 鄱阳湖的 “ 魔鬼三角 ” 这是江西鄱阳湖的北湖区被称为 “ 老爷庙 ” 的水 域。 “ 魔鬼三角 ” 水域发生的灾难是惊心动魄的。 1945 年 4 月 16 日,一艘日本运输巨轮 “ 神户号 ” 驶到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的沉入水中,船上 200 多人无一生还。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 中侦察,下水的人除一人返回外,其他人均神秘失 踪。返岸者脱下潜水服后,神情恐惧,接着就精神 失常了。
15
抗战胜利后,美国的爱德华 波尔一行人来到 鄱阳湖,经数月打捞仍一无所获,几名美国潜水队 员也相继失踪。 40 年过去了,爱德华 波尔终于向 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摄人魂魄的经过。他 写到: “ 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几公里的水域搜 寻神户号,没发现一点踪影,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 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 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的向我射来。顿时 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 声隆隆滚来。白光在鄱阳湖底滚动,我的三个伙伴 随着白光的吸引力翻滚而去,我挣扎出水面,我的 同伴下落不明 …… 这里为何多灾多难?前些年江西省政府组成
16
以气象工作者为主的考察队进行考察,经过近两年 的设点观测,取得 20 多万个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后 初步揭开了这个 “ 魔鬼三角 ” 之迷 ” 。 “ 老爷庙 ” 水域位 于鄱阳湖的咽喉要道,水域好似一个喇叭口,每当 冷气南下,盛吹偏北风时,由于 “ 狭管效应 ” ,使湖 面风速巨增,春夏季节,天气变化较剧烈复杂,湖 岸地带每年都会出现破坏力极强的龙卷风。如 1985 年 8 月 3 日 6 时,在水域的西南方湖面出现一次龙卷 风,把一条小船卷起十多米高,摔成碎片,把另一 条船从湖边卷到了围堤外边。 此外,这里水文情况复杂,许多江河支流的强 大水流在这里交汇,有五大江河必经这里注入长江, 由于这里是狭窄的咽喉要道,同样造成水流的 “ 狭 管效应 ” ,使流速增大,水流紊乱并产生漩涡。
17
由此可见, “ 老爷庙 ” 水域的地理环境、天气和 气侯特点及复杂的水文状况是这里频频发生灾难的 主要原因。 不过, “ 魔鬼三角 ” 还出现过一连窜神秘现象, 如黑夜里湖上会闪烁硕大的荧光圈,附近的井里会 发出奇怪的声响以及那湖底的 “ 白光 ” 等等,仍令人 不解。科学家们已决心借助激光、远红外线、卫星 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彻底揭开 “ 魔鬼三角 ” 之迷。 摘自《读者周末报》
18
水往高处流 在新疆大漠深处克孜勒苏自治州乌恰,距县城 190 公里处有一条名叫什克的小河。这条小河呈南 北走向,眼见小河从上游的低洼之处沿着山坡象蛇 一样逶逶向上流行,最后竟爬上一个十几米的小山 包。河流在山包上转了两个弯,然后在山包的另一 侧又顺着山坡向下流去。驻守这个山包的战士天天 用此水烧水、煮饭、洗衣、浇地,只是弄不清这河 水为何往高处流。测绘人员曾专程来这里实地考察 证实山包确实高出地面 14.8 米。有不少地理、地质 学家亲临实地考察,也未得出科学的解释。 评说:水往低处流是由万有引力定律所决定的 并已为千百次的事实所证实,违反万有引力定律的
19
事件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对此类传闻姑且听之, 切不可轻信。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5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