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实验八、原虫及蜘蛛昆虫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寄生虫形态结构的观察,是我们 认识寄生虫了解寄生虫的第一步;在实践 中,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对寄生虫进 行分类,仍然是我们识别寄生虫的基本方 法。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对原虫和蜘蛛昆 虫的形态观察,认识几种畜禽常见的原虫、 螨类和虱类的形态特征,同时学习掌握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实验八、原虫及蜘蛛昆虫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寄生虫形态结构的观察,是我们 认识寄生虫了解寄生虫的第一步;在实践 中,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对寄生虫进 行分类,仍然是我们识别寄生虫的基本方 法。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对原虫和蜘蛛昆 虫的形态观察,认识几种畜禽常见的原虫、 螨类和虱类的形态特征,同时学习掌握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八、原虫及蜘蛛昆虫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寄生虫形态结构的观察,是我们 认识寄生虫了解寄生虫的第一步;在实践 中,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对寄生虫进 行分类,仍然是我们识别寄生虫的基本方 法。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对原虫和蜘蛛昆 虫的形态观察,认识几种畜禽常见的原虫、 螨类和虱类的形态特征,同时学习掌握螨 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2 实验内容: 1 、观察伊氏锥虫、球虫、弓形(浆)虫、 住白细胞虫、双芽巴贝斯虫的形态特征; 2 、观察疥螨、痒螨、蠕形螨、猪牛鸡虱的 形态特征; 3 、观察螨病的病理标本;观察蜱、虱的浸 渍标本; 4 、学习螨病的诊断方法。

3 实验方法 1 、在显微镜下观察上述原虫的封片标本 原虫的形态观察要点: 原虫是最小的一类寄生虫,虫体大小变化 的幅度为 1-30 微米,它由一个单细胞构成, 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它们具有单细胞的基 本结构如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原虫除了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外,有的还 特化出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器,如:运 动器官:纤毛、鞭毛、波动膜、伪足, 消化 器官 : :胞肛、胞口等。

4 原虫的形态随种类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各 不相同,有的呈柳叶状、圆形、梨形等,有 的则无固定的形态。 ( 1 )伊氏锥虫 伊氏锥虫长约 25um ,前端尖,后端钝圆, 呈柳叶状;细胞核位于虫体中后部,为椭圆 形;位于后端有一个动基体和一个生毛体, 由生毛体发出一条鞭毛,沿体表延伸到前方, 鞭毛与虫体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此膜在鞭 毛运动时随着波动因此也叫波动膜。

5

6

7 ( 2 )艾美耳球虫 艾美耳球虫卵囊的共同特征是每一个卵 囊内有 4 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又有两 个子孢子。 孢子化卵囊

8 寄生在肠黏膜基底膜处的裂殖体

9 裂殖体

10 ( 3 )弓形(浆)虫滋养体(速殖子) 香蕉形、半月形,一端较尖,另一端稍钝,大 小约 4-7x2-4 微米,姬氏染色见红色细胞核位 于中央细胞质呈兰色。

11 弓形(浆)虫卵囊 未孢子化卵囊 孢子化卵囊

12 弓形(浆)虫卵组织包囊

13 ( 4 )双芽巴贝斯虫 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多 数位于红细胞中部,在牛的梨形虫中属 大型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虫体 的典型形态是两个梨子形虫体以其尖端 连成锐角,虫体大小约 2.8×5 微米.

14 (5) 鸡住白细胞虫 沙氏住白虫成熟配子体长椭圆形,大小 约 22×6μ ,核小,被虫体寄生的宿主细胞 呈纺锤形,大小 67 ×6μ ,宿主细胞核被 虫体挤到一侧(呈狭隘带状)。

15 卡氏住白虫成热的配子体近似圆形,直 径约 14-15μ ,核大直径 10-12μ 。被虫体 寄生的宿主白细胞也呈圆形,直径 15- 20μ ,宿主白细胞核被虫体挤到边缘,形 成一条狭带围绕虫体 1/3 。

16 2 、在显微镜下观察螨、虱的封片标本 螨虫的形态观察要点: 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大多数虫体的长度 在 0.3-5.0mm 之间。 身体组成: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两部分, 有的头、胸、腹 3 部分融合为一个整体。虫 体前端有一个由口器与假头基组成的假头。 虫体无翅,无触角,成虫有四对足。

17 (1) 疥螨 近似卵圆形,足短 虫体很小,通常肉眼看不见,虫体呈龟形或圆形, 背部隆起,且粗糙,腹面扁平,头胸腹融合,前端 有蹄铁形的咀嚼式口器,背部有小剌和刚毛,腹面 有四对足,前两对较长,后两对很短。 螨卵

18 雄虫:第一、二、四对足末端有柄和吸盘, 吸盘呈钟形,第三对足只有一条刚毛。 雌虫:第一、二对足有柄和吸盘,第三、 四对足各有一对刚毛。 幼虫:只有三对足,前面两对,后面一对 雄 雌

19 (2) 痒螨 虫体比疥螨大一至二倍,呈长圆形,前端 有圆锥状的口器,体表有细皱纹,腹面有四对 足,且较长。 身体椭圆形,足较长

20 雄虫:第一、二、三对足的末端有柄和吸盘, 吸盘呈喇叭形,第四对足很短,无吸盘和刚毛, 虫体的末端有两个结节,上面长了数根刚毛, 腹面后部有两个性吸盘。 雌虫:第一、二、四对足上有吸盘,第三对足 有两条刚毛。 雌虫腹面 雄虫腹面

21 (3) 蠕形螨 形态和结构较为特殊,虫体呈蠕虫形,其身体 仍可区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腹面有四 对很短的足,腹部长,有横纹。雄虫的雄茎自 背面突出;雌虫阴门位于第四对足中间的后方。

22 虱的形态观察要点 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并有 一对触角和三对足,翅膀已退化。 根据其口器结构和采食方式分为两 个亚目 ―― 虱亚目和食毛亚目。

23 虱亚目(称兽虱或吸血虱) 刺吸式口器,以吸食哺乳动物血液为生。 形态特征:虫体背腹扁平,头窄胸宽,呈圆锥状。 口器为剌吸式,触角短,由 5 节组成。胸部分三节, 有三对足,足短且有力,其末端以跗节的爪与胫节的 指状突起相对,形成握毛器。 雄虫:末端钝圆; 雌虫:腹部比雄虫大,末端分叉。 雄虫 雌虫

24 食毛虱(又称羽虱或毛虱) 咀嚼式口器,以齿食畜禽的毛、羽毛、 皮屑为生。形态特征:比血虱短,体形 扁平,无翅,头端钝圆,且宽于胸部。 咀嚼式口器。有触角一对,由 3-5 节组成, 胸部分为前、中、后三节,多数中后胸 融合。足三对,粗短。腹部由 11 节组。 牛毛虱 鸡羽虱

25 4 、螨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1 、病料的采集: 选取部位 ( 患部与健康部 交界处 )→ 剪毛 → 消毒 → 刮 取皮屑。 ①、刀刃与皮肤表面要 垂直; ②、刮至皮肤渗出血为 宜) → 消毒。

26 检查方法: 死螨检查法: ①、取待检病料 → 置于载玻片上 → 滴上煤 油 → 将皮屑搅碎 → 镜检; ②、沉淀法(参照实验指导); ③、漂浮法(参照实验指导)。 活螨检查法: ①、取病料 → 置于载玻片上 → 滴上甘油水 → 将皮屑搅碎 → 镜检; ②、温水检查法(参照实验指导); ③、培养皿内加温法(参照实验指导)。

27 原虫的涂片检查法 翁亚彪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28 血液涂片法 1. 取 1 滴血置载玻片上; 2. 用另一载玻片推片; 3. 让血膜自然干燥; 4. 在血膜上滴甲醇 3 滴 固定; 5. 再让血膜自然干燥; 6. 在血膜上滴染色液, 染色 30 分钟; 7. 用水冲走多余的染色 液; 8. 再让血膜自然干燥; 9. 置显微镜下用油镜观 察。

29 组织涂片法 1. 取 1 小块病料组织; 2. 在载玻片上涂片; 3. 让涂片自然干燥; 4. 在涂片上滴甲醇 3 滴 固定; 5. 再让涂片自然干燥; 6. 在涂片上滴染色液, 染色 30 分钟; 7. 用水冲走多余的染色 液; 8. 再让涂片自然干燥; 9. 置显微镜下用油镜观 察。

30


Download ppt "实验八、原虫及蜘蛛昆虫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寄生虫形态结构的观察,是我们 认识寄生虫了解寄生虫的第一步;在实践 中,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对寄生虫进 行分类,仍然是我们识别寄生虫的基本方 法。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对原虫和蜘蛛昆 虫的形态观察,认识几种畜禽常见的原虫、 螨类和虱类的形态特征,同时学习掌握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